CN EN

分享

【转载】走!到米兰体验别样“中国范儿”
2015.06.15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清华美院用设计智慧展示“世界的中国”

如果,用一个建筑来描绘和代表中国,你会有怎样的设计和想法?

当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清华美院这几个关键词“相遇”时,又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灵感和火花?

6月8日,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清华美院设计团队为大家展现了这样一副田园牧歌般的美丽画面——

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有着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柔和的阳光从一片巨大轻盈的波浪形穹顶漫射进来,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斑驳的光影如诗般流动,当人们行走其中,能在无形中感受到“最中国”的空间表达。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由清华美院优秀教师组成的主创团队与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通力合作完成,他们凝聚创新创意,浓缩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开放、亲近自然的姿态,呈现出一个崛起大国的开放胸怀和好客。

中国馆的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直喻中国广袤的土地,隐喻中国古老的文明。整个场馆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天、地、人、和”的核心概念,不仅有创新的设计,而且汇入深厚的内涵、抒情的叙事、现代的设计语言,深刻、艺术地诠释了中国文化。

今年5月,中国馆以4590平方米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首次亮相米兰世博会。开幕式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欢迎辞,他表示,愿同各国交流农业技术和经验,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6月8日,中国国家馆日的精彩演出和活动,再次点燃了各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的热情。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活动。我校党委书记陈旭作为中国馆建筑和展陈设计总承单位代表应邀出席当天的活动。汪洋表示,这是我国在海外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上独立建造的第一个自建馆,做得很好,清华通过此次世博会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希望好好总结,争取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历经两年多设计、近一年建造的中国馆大气稳重、靓丽清新,广受国内外来宾的好评。而这金色麦浪、波浪型穹顶和每一处精心巧妙的设计,正是清华美院设计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的成果,他们在为中国馆的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完美地展示了一个“世界的中国”。

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1951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当时的中国馆总设计师正是原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老院长张仃先生。由此,清华美院与世博中国馆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渊源。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世博会,因此我们组建了最有实力的团队。”清华美院副院长苏丹说,“在发布投标公示的半年前,清华美院设计团队早已投入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团队在设计总监杜异、艺术总监张月的带领下共同经历了漫长、艰苦但有激情的过程。”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陆轶辰是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围绕‘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这个主题,我们开始从哲学、文化、美学等多个角度寻找灵感。但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其实很难用一个概念、或一个点把中国文化包含进去,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他说,“如今的中国馆,是我们团队历经30~40个不同方案讨论后共同选择的结果,绝对不是‘一拍脑袋’产生的。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更哲学、更抽象的概念来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也就是‘天、地、人、和’的概念。”

“天、地、人、和”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在跟土地和老天打交道中得出的哲学,但如何在建筑层面将哲学思想表达出来,是对建筑师智慧的极大考验。

陆轶辰在面对场地南侧主入口和北侧景观河的两个主立面,分别运用了“山水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的抽象形态,并以“loft”的方式生成了独特的展览空间。而在南向主立面上,推出三个进深不同的立面(Deep Facade),形成“群山”效果,以此向中国传统抬梁式木构架屋顶致敬。

金色麦浪般的中国馆在展示中国悠久农业文明的同时,也在无声地讲述着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当游客由场地南侧的田野景观缓缓拾阶而下,会不知不觉“浸”入一望无垠的“麦田”景观,抬头望去,顶部雄伟的坡顶暗示着内部还会有更加戏剧性的空间体验。顺着“麦田”继续前行,来到建筑二层核心部位的平台,回望楼下,映入眼中的是由数万根LED“麦秆”阵列出的变化的壮美山河。位于二层流线的顶端影音厅也是一处独到的设计,这一空间形态体现着平面和剖面布局的巨大张力,当观众随廊桥穿插回室内,会体会到整个建筑流线最高潮的部分——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成的出口区,为观众提供了极具纪念性的空间体验。

“当建筑被赋予‘天、地、人、和’的传统哲学之后,并未大量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的中国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可识别性,观众依旧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但做到这一点,我们团队确实深入思考和反复尝试了太多。”陆轶辰说。

陆轶辰认为,当前一些中国建筑使用传统元素过多,比如中国结、斗拱、中国红和灯笼等。“我们希望避免那些简单、易识别的中国符号,尝试一些‘不一样’却又一脉相承的东西。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我们做到了。”陆轶辰说,“当你在中国馆行走时,会体会到一种很空灵的感觉,阳光穿透竹板影射进来,那斑驳的光影如同中国的山水画,这种‘空’就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

除了将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哲学完美融合,中国馆在节能环保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在材料上,我们使用了竹子、胶合木和欧松板,包括影厅外面的材料也是使用的胶合木。室内很少装修,所有结构基本都是暴露的,夏天时会把四周的幕墙移除,大量的穿堂风会有拔风效果,从而冷却空间,非常环保节能。” 陆轶辰说。

中国馆建筑设计的完美展现,正是清华美院设计团队智慧的集中呈现。“自始至终,我们一直并肩作战,共同制作动画,集体撰写很厚的方案。记得临近最后期限的时候,我们集体住进了宾馆,每人只轮流睡几个小时,然后再起来继续加班、讨论、制作,可谓争分夺秒,但又满怀热情。现在回忆起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难忘,很有纪念意义。”陆轶辰感慨地说。

用空间和景观唤醒情感

走入中国馆,无论是贴近自然、原生态设计的开放用餐区,还是以“盛夏”为主题、色彩热情浓郁的宴会厅,以及融入中国二十四节气元素进行色彩和意向图样的艺术创作,都使中国特有的文化与室内展陈进行了艺术的融合。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汪建松是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室内设计的总负责人。虽然他所负责的领域是室内设计,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却是室内与室外、建筑与景观界限已经消融的作品形式。“这是因为我的工作与中国馆的整体设计密不可分,所以我希望通过一个开放的空间形式,体现友好、开放、变化中的中国。”汪建松说。

在汪建松设计的首层半开放式餐饮区里,参观者可以闲坐在中国韵味的竹编飞檐下,远眺一望无际的麦田闪耀在地中海灿烂的阳光中。这里轻松随意,却能带来丰富浪漫的感受。

室内设计的另一个重头戏是主影厅。汪建松特别注意到,近一个世纪以来,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积淀的中国春节文化被数千万华侨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为国际所熟悉,中国馆主影厅播放的影像便以此为主题。

“这种情感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它没有隔阂、最为动人。因此我把中国人对家庭和故土的依恋,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春节这一特殊的节日里。”汪建松说。

主影厅的屋顶高挑深邃,隐喻粮仓的空间意境,而层层看台仿佛梯田的阡陌纵横。观众入席后,灯光变暗,屋顶的动态影像表现出节气的风云变换,并将光芒逐渐引导至舞台区,一副中国田园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用空间打动人,让情感和记忆自然发生,这便是我们最想体现的精髓。”汪建松说。

中国馆前区有一片约1000平米的室外园林景观,与中国馆建筑相得益彰——那是一片具有中国典型农业文明特征的田野。在由作物与植物组成的田野上,镶嵌着具有舞台功能的先农坛、具有舞台背景功能的故宫红墙、具有疏散功能的北京胡同、以及主通道功能的意象江河等。这些景观元素与山型的建筑正面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景观的设计者,正是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景观设计负责人、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崔笑声。

中国馆的景观设计主题为“尚农”,“我们挖掘了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元素,提炼出重农执礼、大国气质和生活之本等几个子项。”崔笑声说,“我认为,设计应该从生活细节入手,‘度’的把握非常关键,痕迹不能太明显,要寻求真实的空间,一些看起来不经意的设计更容易打动人。”

中国馆的景观部分有很多北京元素,但崔笑声进行了大胆创新,把它们最大程度地抽象成一些颜色和肌理,并自然地融入到整体设计中。比如,故宫元素讲究含蓄,只在媒体墙上做了两道麦秸垛的红墙,而胡同元素更是以矮砖墙的形式悄无声息地蕴藏在了疏散通道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设计之前,我们团队就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做中国符号的中国馆,不做宣教式的中国馆,而要呈现一个新的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形象,景观设计也同样秉承这一理念。” 崔笑声说,“米兰世博会对于宣传中国形象和彰显中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非常想为学校争光。”

注重体验的创新创意

中国馆第一展区的主题为“天”,行走其中,会发现这一部分的展陈设计完全打破了常规,极大地弱化了文字解说,而是以营造听觉体验为手法。“我们将天的变化、四季的运转与农事活动相关联,观众们行走于静谧单纯的空间里,能够聆听到自然和耕作的声音,让‘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缓缓触动人心。”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示设计负责人、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周艳阳说。

中国馆的展陈设计构建出了“天、地、人”的横纵双轴结构,当观众在三大展区中行走时,视点会不断发生变化,抬头看“天”,平视看“人”,俯视看“地”,不同的观看角度使展览更为立体,而抽象与具象虚实结合的内容也使展览更富于节奏。

在周艳阳设计的展陈中,“天”主题展区运用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人”主题展区则重点展示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地”主题展区展示了华夏大地山川河流地貌的多样性,以及农民劳作丰收的壮观场景。

“我们在紧张而繁杂的工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世博展示已经完全进入‘体验’时代。因此我们希望运用创新创意,颠覆以往展示设计的形态,而从设计之初就着力从观众出发,用心为观众提供某种感官或行为体验上的可能。” 周艳阳说。

在“地”主题展区,是由清华美院信息艺术系讲师师丹青负责设计的“希望的田野”大型新媒体艺术装置。这一片500余平米“田野”由3万余根人工“麦秆”组成,贯穿中国馆,从而与建筑空间融为一体。

“我们希望通过大胆突破,不再运用‘厅’的概念,而是在一片麦田中讲述田野的故事。”师丹青说,“当观众通过坡道上到二楼,回望这片田野,会发现所有亮点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画面——祖国山川河流的丰收收景象。通过回望,所有的埋伏、好奇、问号都不再有,你能看到下面的人在零散地走,他们还没看到你眼中的全景画面,于是便能品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的奇妙之处,这便是我们的叙事定义。”

在中国馆可以看到很多精美、别致的标识,独具一格,却又与整体设计一脉相承。这将归功于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视觉形象设计负责人、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顾欣,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国馆的视觉形象设计,包括标识、吉祥物和辅助图形应用等。

顾欣设计的标识运用线和面勾勒出了大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田野,金色代表粮食,红色代表人和生命,起伏的线段富有韵律,形似中国馆主体建筑的轮廓。这不仅体现了“天、地、人、和”的整体设计理念,其设计语言也与米兰世博会主标识相呼应,象征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吉祥物的设计同样源自“天、地、人、和”中的“和”字,同时顾欣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大阿福”的典型形象,融入积极、友善、乐观的精神,不仅紧扣世博会主题,也与中国馆主题相吻合。

“这些视觉形象和标识都是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最终的方案从形象细节到轮廓勾边,都采取了更加简洁、抽象的处理手法,此外在配色上也与标识保持高度统一,令人耳目一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顾欣说。

截至6月8日,中国馆已接待观众50多万人次,是世博会参观人数最多的场馆之一。中国馆的设计建造得到了包括米兰世博会组委会在内的中、意各界人士的关注,许多国内外专家认为中国馆非常精彩、独特,是本届世博会最靓丽、最受瞩目的场馆。

“清华美院最大的优势就是综合实力,无论建筑、室内、景观,还是展陈、视觉、多媒体,我们每个方面的实力都非常雄厚,而且我们也有很好的技术支撑,可以说没有‘短板’,这决定了最终效果的实现。”苏丹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美院的多位师生参与其中,奉献了很多智慧和力量,除了每一项设计的负责人,还有王之纲、冼枫、管沄嘉、陈雷、博士后赵华森以及很多研究生,他们都为中国馆作出了贡献。”

在团队成员们看来,参加中国馆的设计工作对学院的教学发展非常有意义,“学科的交叉和学院的发展都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成果,‘关起门’来的教学是不可取的。设计世博会中国馆不仅证明了学院的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批年轻教师的创新和创意能力。”苏丹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和清华学子崭露头角,勇于挑战重大项目和任务,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而且期待。”(转载自:新清华 2015年6月12日 ●记者 赵姝婧)

© 2024 九游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娱乐(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九游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娱乐(中国)

100084

© 2024 九游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娱乐(中国)